随着第三方移动支付的迅速发展,以及靠着各种活动的快速渗透,人们越来越了解到移动支付的便捷性,这也让更多的年轻人养成了出门不带现金的习惯。而为了配合该行为趋势,大量的商家开始接受并推行各种移动支付。可能是为了便于记账,有的商家甚至表示只接受移动支付,比如支付宝、微信付款,不收现金。但是这一行为真的合法吗?银天下提示您可以维权了。
据银天下了解,对于此类行为我国法律有明确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商家拒收人民币现金属于违法行为。该条例总则第三条提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是人民币。以人民币支付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一切公共的和私人的债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如果您遇到此类拒收现金的行为,快运用法律条例维权吧。
此前外界曾有说法称:“拒收现金并不等于拒收人民币,移动支付只是一种支付手段,而且移动支付的货币还是人民币,而不是用美元或者其他外币。”对此,央行工作人员表示,在任何场景里,如果只有一种支付形式存在,一定是国家主权货币——人民币。
他解释称,人民币纸面上写有中国人民银行的字样,代表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使的是国家主权,是唯一的合法的法定货币。相反,拒收银行卡、第三方支付等支付方式并不违法。
银天下相信您,如果在后续碰到了商家拒收现金的行为,您就可以义正言辞的告诉他,该行为是违法的。怎样才能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先从身边的小事开始,树立良好的维权意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