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电视成行业热词,海信领衔激光电视进入“标准化”阶段

 中怡康数据显示,2017年1-6月,激光电视市场销量同比提升336.8%,销售额同比提升309.8%。

1.jpg
 
当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涉足激光电视,这意味着激光电视作为未来电视的发展方向开始逐渐被行业逐渐认同。而随着激光电视市场占有率的提升,这意味着在追求大屏、高端化电视产品的消费者心中,激光电视已经“抢”走了一块领域。面对各类品牌推出不同形态的激光电视,如何“定义”、“规范”、“标准化”激光电视,对于激光电视该品类的健康发展非常重要;对于消费者而言,这更是负责任的体现。
 
海信是国内首先涉足激光电视的企业。2014年,在积累了八年的自主研发沉淀后,海信推出了其自主研发的100吋超短焦激光电视,运用超短焦的投射原理,专注在光学引擎、比肩液晶电视画质上的研发和攻克,开创了电视“无屏”的产品形态。2016年,海信在法国发布了全球首款100英寸DLP超短焦的4K激光电视,画质实现4K,这是激光电视在显示上的巨大提升: 830万像素的图像、116%色域,300nit屏前亮度,解决了大屏液晶在长期观看下对眼睛的伤害、以及对色域展示的不足。2017年年初,在美国举办的CES展会上,海信推出了首款双色4K激光电视。至此,海信激光电视已经进入成熟阶段。
 
今年7月份,在中国80吋以上的电视市场中,海信激光电视占有率超过50%。海信激光电视技术和系统的整体升级、市场占有率的提升,带动了国内其它品牌投身激光电视领域的热情。长虹、微鲸、小米、极米开始纷纷推出激光产品,但因为在产品系统和技术专研上缺乏经验和支撑,某些产品还处于“微投”非“电视”形态,因此会出现不同品牌的产品在价位上差距甚大的情况。激光电视,尽管与液晶电视不同,但对企业在整机研发、技术更新和内容整合上,实质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激光电视本质仍是电视,它仍然聚焦在电视显示、画质、功能和内容上:画质比肩甚至超越液晶显示、覆盖家庭经济入口的影音、购物、游戏、教育等内容;区别在于,超短焦投影只是实现激光电视产品形态的技术手段,而非最终形态。因为解决了液晶屏增幅带来的成本巨涨,在目前液晶电视量子点及OLED显示无法突破大尺寸的成本限制下,从成本和性能优势上来说,可以被认定为目前电视大屏、高端的最佳解决方案。激光电视的健康发展,正在走向规范化和标准化,这需要国内各品牌的一同努力,提高消费者对品类的认知;但这过程中也会因为产品本身对技术的苛刻,产生优质劣汰。


关键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