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穴疗法,古代宫廷的养生之道

中医药有八种剂型:膏、丸、散、丹、酒、露、汤、锭。其中膏方被称为中药调理的“王中之王”,自古以来,膏就是中药制剂中最有效的剂型。膏方又称膏剂、膏滋,是一种具有高级营养滋补和治疗、预防作用的成药,慢性疾病如脾胃虚弱、妇女月经不调、子宫肌瘤、卵巢囊肿、更年期综合征、肾精亏虚、腰腿痛、各种手术后气血未复、产后、放化疗后或大病后气血不足,包括现代社会的“亚健康”人群等,均可以膏方调治。膏方养生,这种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养生方式,如今,已经成为最流行的养生调理方式,火爆大江南北。

膏方与穴位配合起来,就是历史悠久的膏穴疗法,这是中华医学最古老、也是最神秘的调理养生方式之一。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膏方的记载,兴起于汉唐,向来有“养生贵族”之称,尤其名家开出的膏方更是价值不菲,堪比金玉!为什么这么珍贵又这么神秘呢?因为它源于古代宫廷,自古就是帝王将相、达官贵人才能享用的滋补调理贡品,普通百姓大都闻所未闻,更别提享用了。很多地方大员不远千里赴京城送礼,礼物仅仅是两小篓膏方,可见当时膏方已经是一种等同于金银细软的贵重之物了。

在膏方的使用过程中,人们逐渐认识到膏药与人体穴位相结合会起到1+1大于2的效果,不但见效快,而且大大缩短了治疗疗程,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和负担,在这个慢慢摸索的过程中,膏穴疗法成型了,但是局限于古代的师徒思维,膏穴疗法也仅仅是在宫廷贵族和一些医门之中传承,民间仍然所知甚少。

到了清代,膏穴疗法在宫廷中亦广泛使用,与此同时,也开始在民间流传,但是效果最好的膏方和质量最好的药材还是被宫廷和贵族所垄断,随后清末和民国时期更是随着战乱和中医被排挤而不闻于世。

直到现代,经过许多中医人的共同努力,才发掘出一批当年宫廷、医门密不外传的膏方,如治疗骨病的止痛透骨膏、治疗妇科病的散结乳癖膏和附桂紫金膏、治疗儿科的小儿暖脐贴和小儿健脾膏、治疗男科的安阳固本膏等。

膏穴疗法的重新现世,对于中医外用疗法来说无异于一剂助燃剂,针刺、艾灸、拔罐、刮痧,本就无比丰富的中医外用疗法,因为膏穴疗法的重新加入变得手段更加丰富多样,古代宫廷贵族的养生之法也随之走进千家万户,正可谓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没有最好的,只有最合适的,药物配合穴位,可以做到让特定穴位张嘴吃药,打通气血运行的通路,穴位组合贴敷后能深层次作用于病变部位,治病更养病。所以说对于寻求养生和治疗慢性病的人们来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


关键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