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丰银行恶意抽贷为哪般?保千里捍卫权益不做“低头族”

(文/曾响铃)以前只听说过某某企业老板欠银行多少钱,因还不起贷款最终成为跑路者。却不曾想有朝一日银行也成为“路跑跑”。涉及此事的,一个是有着150多年历史,声名卓著的国际大型金融机构汇丰银行,一个是在国内主板上市,上证180指数成份股之一,近年来在人工智能及虚拟现实领域风生水起的大型高科技公司保千里。在突然收到汇丰银行深圳分行提前还款的通知,并被冻结银行资金后,保千里发布公告,决意对之向法院提起法律诉讼。近年来,民企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作用越来越大,但在银企关系中,民企大多是“弱势群体”,为何保千里不做“低头族”,敢于向银行说“不”?

     说好的贷款为何想抽就抽?

9月3日晚间,保千里发布了《关于公司及下属公司部分资金及房产被冻结的公告》,公告称汇丰银行深圳分行以“有权随时单方面取消借款人的授信、有权随时要求借款人立即偿还相关贷款”等理由,单方面冻结了公司存放在平安银行深圳分行的非公开增发募集资金 7,272.8 万元。

 

这样的理由真是让人哭笑不得,莫名其妙,就好比说我因为有权打你,所以打了你。当然,其深层原因可能是因为保千里信披违规所带来的一系列反应。但稍做分析,似乎也讲不通,要知道保千里受到调查是自去年12月份起就开始的,并且分别于7月11日收到了证监会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以及8月11日最终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如果说出于风控考虑,为何此前不做出相关应对措施,反而是结案之后才想起来,是反应迟缓还是另有原因?值得玩味。起码从其给保千里的函件中并未能给出令人信服的解释。

 

而受其影响,平安银行深圳分行也被迫连带冻结了公司部分资金及房产。被冻结资金总额为173,162,775.36 元,其中非公开增发募集资金169,844,814.89元,也就是说冻结的其实都是投资人的钱,这将严重损害投资者利益。对此,保千里公告称公司不排除上述事项有可能会影响公司资金链,从而影响公司正常生产经营。针对汇丰银行深圳分行不尊重契约精神、破坏金融市场秩序、滥用法律规则,冻结公司资金并恶意抽贷,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公司向深圳市中院提起了法律诉讼。

 

仅就此事而言,我们不得不惊诧于汇丰银行的“傲慢与偏见“,也佩服保千里以法律之绳捍卫自己权益,不向强者低头的勇气。

 

     银行“跑得快“就能防风险吗?

 

此次事件也反映了当下银企之间深层次的复杂关系。一直以来,银企之间可谓“相爱相杀”,银行为了完成放贷指标与业绩考核,对于符合标准企业的资金需求,笑脸相迎,巴不得人家贷得越多越好,而一旦发现风吹草动,脸变得比娃娃都快。立马进行断贷、抽贷,美其名曰“风险控制“。近年来,随着经济下行压力的增大,加之企业跑路现象的出现,银行更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专家指出,随着“去库存、去产能、调结构、补短板“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深入,以及”十三五规划“、《中国制造2025》等宏观政策的指引下,不少高科技企业、创业型企业都加大科研投入和研发力度,配合国家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行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而这都需要相应的资金支持,银行作为重要的金融服务机构,应该给予更多的资金支持与服务,而不是动不动就来个釜底抽薪。

 

早在2015年,人民日报曾就银行抽贷问题发表文章,指出管理和控制好信贷风险,不仅是银行必做的一门重要功课,也是现代商业银行核心竞争能力的体现。然而,在实际操作中,银行的一些做法并没有真正起到化解和防范风险的作用,有些做法甚至加剧或扩大了风险,导致企业和银行“两败俱伤”。人民日报进一步指出,防范风险不能只顾眼前利益,企业好,银行才能发展得好。

 

媒体曾多次报道,银行这一做法会带来很多问题。除了会导致企业资金链中断,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外,银行抽贷后,一些企业尤其是还贷额度较大的企业为了弥补资金缺口,不得不借贷于民间过桥资金,而民间过桥资金利率低则年息30%,高则50%-100%,大大加重了企业负担,也导致民间高利贷市场急剧膨胀。甚至有的银行因为一个地区出现一起风险事件,就把该地区所有企业拉入“黑名单”。

对此,监管层也发布相关通知,三令五申多次喊话,甚至克强总理都提出要求,对市场前景好、暂时有困难的企业不“断贷”、不“抽贷”,要最大限度地帮助企业解困。

本来银行出于风控考虑,对于那些实在不行的企业,或者其预判即将垮掉的企业采取一定的措施是可以谅解的,但根据公告及相关机构评估,保千里对证监会处罚及上交所工作函已经积极安排,妥善处理了,运营情况正常,风险也已解除。同时,保千里与汇丰银行一直合作良好,尚未出现过逾期或欠息情况,更不存在包括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逾期或欠息的情况。 汇丰银行深圳分行突然来个“马后炮“,仅根据一纸约定,强行而且突然要求保千里提前还贷,连个理由都没有。此举不仅有违国家相关规定,也严重影响实体经济的正常经营发展,更会给金融证券市场及整个社会带来不良影响。同样,汇丰银行深圳分行此举也严重损害其母公司汇丰银行国际性金融机构的形象。作为一个有着成熟运作体系和操作经验的金融机构,仅用“过度自保”来解释显然让人无法理解,无法接受。

作为三大发钞银行之一,有着150多年历史的汇丰银行,历史上曾因汇率操纵受到多国金融监管机构处罚,并遭受过洗钱指控。 其国内业务于2007年开始,更多来源于个人金融服务,可以看出其个人特色和香港基因比较浓厚,不知这是否是其如此“敏感“的另一原因?

     保千里是否真的有风险?

客观讲,本次信披违规事件对保千里还是造成一定影响,其估值一度被看低,董事长庄敏也为此引咎辞职。对此,坊间传出多种解读。当然,基于保千里目前的局面和遇到的问题,投资者甚至金融机构对风险的担忧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笔者认为只要从以下几点考量,就可以给出一个基本清晰的价值判断与市场预期。

一、重组是否顺利进行。7月25日,保千里发布公告,拟筹划重大收购事项,交易方式拟为现金购买资产,可能涉及重大资产重组,为避免造成公司股价异常波动,宣布停牌。8月1日公司就重大事项停牌的进展再次发布公告,称重大事项相关方案在积极论证中,存在不确定性,公司股票继续停牌。此后,公司每五个交易日发布一次有关事项进展公告,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一般停牌为三个月,目前保千里停牌时间40天,情况正常。期间就重组进展也没有任何不利消息。

二、资金链是否断裂。2016年7月,保千里以非公开发行方式募集资金近20个亿,从目前情况来看运营正常,资金应该充裕。仅今年上半年就引进六十多位专项人才,研发投入1.71个亿,今年5月更是搬入逼格满满的中建钢构大厦,属于“不差钱”的。即便是被证监会调查以来的半年多,除了历史遗留的信披违规,并无其它不利因素释放。正所谓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如果企业资金链正常,其日常运营基本不会出现太大问题。

三、运营是否正常。从保千里半年报及今年以来披露的相关信息看,保千里各项业务均属正常。智能驾驶、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智能云屏等主营业务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60.85%。值得称道的是,为了增加研发投入、扩大生产规模,公司主动牺牲净利润。上个月保千里高调发布其第二代打令VR手机,现场邀请200多家媒体,还有全国二十多个省市的代理商、渠道商一起参加,包括天猫、京东、顺电、恒波、迪信通、乐语等重量级的线上线下平台。此举也部分说明了其对未来发展的战略规划和市场信心。而截止发稿时,其京东手机预约已经突破19万台,按其市场价格,保千里将回收资金9个亿,而这还不包括全国范围内的渠道商、代理商签约合同数量。在不到一个月内取得如此突出成绩,对于一个新的手机品牌确实了不起。据称,所有全国渠道商都是现款提货,也显示渠道、市场对这款产品的信心。

四、对信披违规的处理方式是否恰当,及其影响的评估。自去年底因信披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以来,至2017年8月11日收到《行政处罚通知书》,保千里已经受到相应处罚,并公开致歉。至于上交所监管工作函的相关要求,公司就此发布公告,称“继续认真落实,依法合规开展相关工作,维护全体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并及时披露相关事项。“近日,民生证券、长城证券等多家券商机构纷纷发表观点,认为随着行政处罚的完结以及保千里相关工作的进展,其结果符合预期,对公司的主营业务不构成重大影响,退市及暂停上市的风险已解除,影响股价的不确定因素正在消除。同时,有关机构指出,受益于国家“互联网+”行动计划、《中国制造2025》、”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国家政策,保千里历史业绩持续高速增长,2015年累计实现营收16.56亿,2016年实现营收41.14亿元, 2017年上半年,即便是受到证监会调查,也实现营业收入22.75亿元。公司盈利能力、资本规模持续增强,为股东带来良好的投资回报。而这都受益于其不断推出的机器人、VR手机、智能驾驶等系列智能硬件,以及在相关行业领域的应用。随着利空的出尽,公司的估值洼地有望逐步修复,业务必将迎来快速发展的机遇,

基于以上几点分析,保千里是一家实力强劲、依然被持续看多的高科技企业。在期待保千里尽快完成重组方案,实现复牌的同时,我们应当为保千里进行大胆创新的精神鼓与呼,为其引领中国企业开拓进取的行动喝彩,也为像保千里一样的中国品牌走向国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梦想而给予极大的支持。(文/曾响铃)


关键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