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向会员单位下发了《互联网金融个体网络借贷 资金存管系统规范》(下称“系统规范”)征求意见稿、《互联网金融个体网络借贷 资金存管业务规范》(下称“业务规范”)征求意见稿,顿时引发行业热议。不少与规范不符的存管问题被曝光,面临不得不整改的境地。
据一位规范的起草工作参与人士透露,各银行开展网贷资金存管业务及系统模式不一,仍存在部分存管、存而不管、未完全履职等假存管问题。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联合行业参与者,从自律角度细化了《网贷资金存管业务指引》,出台上述两个规范文件。
“一方面是给开展网贷资金存管业务的银行一个更具体的标准,便于网贷平台选择合规的存管银行,帮助行业真正落实银行资金存管;另一方面,也给银行间竞争创造公平良性竞争的环境,为网贷行业健康规范发展打造良好的外围环境。”上述人士表示。
根据网贷之家统计数据,截至2017年8月24日,已有49家银行布局网贷存管业务,450家平台与银行完成直接存管系统对接并上线。其中有不少合规存疑,随着业务规范和系统规范的出台,现有不合规的存管将无所遁形,彻底覆灭。
中国网记者仔细研读业务规范与系统规范,再体验多家平台的存管系统发现,现有存管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无开户流程
业务规范5.2.2.1要求:存管人必须在汇总账户下为每个出借人、借款人和担保人分别开立子账户(《业务指引》中明确子账户为专用账户)。
中国网记者体验发现,在一些模式中,银行只为网贷平台开立一个大账户,并没有为每个客户开立子账户,也没有设置交易密码的环节。
举例:华夏银行与爱钱进
2、开户在平台或第三方网站
业务规范5.2.2.2 要求:存管人应在存管银行自有网站页面为客户开立子账户,包括但不限于为客户进行身份校验、开立资金存管账户、设置交易密码等环节。
有些存管模式,整个开户、设立交易密码、身份校验环节均在网贷平台自有页面完成,而不是银行自有页面。
举例:厦门国际银行与众力金融
3、部分业务存管
业务规范5.3.3 要求:存管人应要求委托人制定存量业务迁移计划,将委托人全部历史待还标的及信息迁移至存管系统中。存管人有义务按资金存管合同要求,协助委托人完成全量客户数据、资金的迁移。
说的是部分存管问题,即银行允许平台只接入部分业务,其他业务在存管系统外运行。这种模式中,一方面监管层将无法掌握行业真实完整的信息,影响监管对行业的认知和判断;另一方面游离存管系统外的业务资金安全不可控,平台一旦发生风险,投资人利益将无法获得合理保障,不利于监管部门处理风险。
举例:江西银行与信融财富
4、银行履责不全
业务规范5.2.4要求: 存管人应制定并发布委托人客户信息管理制度,确保委托人客户信息采集、处理及使用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系统规范5.1.1要求:存管系统应具备能够完整记录网络借贷客户信息、交易信息及其他关键信息的数据接口。
换句话说,银行应该做到对客户信息的完全掌控,才能保障信息安全。不过据笔者体验,有些存管银行的数据接口布置在第三方,在开立账户等核心环节需要跳转到第三方网站页面,没有履行确保用户信息安全的职责。
举例:贵州银行与石投金服
5、平台自接支付通道
业务规范5.2.3.1 要求:存管人应使用存管人自身的支付通道或使用符合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管理相关规定的第三方机构提供的支付通道实现账户充值功能,所有充值应确保及时地进入资金存管专用账户。
“确保”两个字意味银行要对资金的流入流出承担责任,那么支付通道就必须接入存管银行系统。但据中国网记者了解,业内不少存管系统的支付通道由平台自行接入,这意味着银行便无法准确及时获取每笔交易资金的金额及时间,也无法确保所有充值资金及时进入网贷平台资金存管专户。
举例:太多了体验不过来
毋庸置疑的是,随着业务规范和系统规范的出台,上述不合规的现象将不得不进行整改,有的甚至会被彻底淘汰,市场空气逐步最终得到净化,网贷行业将迎来良好的外部作业环境,中国普惠金融也将会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