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筹:用严格友好的风控体系 帮病友更快筹救命钱

 

“作为国内专业的大病筹款平台,爱心筹始终将风控放在第一位,凭借严格的审核机制,我们可以确保每一个上线的求助项目真实性,也让捐款的好心人放心。”爱心筹运营负责人张喆琼介绍,只有去的用户信任,他们才会通过平台给病友捐款,也能帮病友更快更便捷的筹到救命钱。

 

建立完备的风控体系,是爱心筹从建立之初,就始终放在第一位的关注点,说起自己平台的风控体系,说起爱心筹在行业内首倡的审核赔偿机制,张喆琼充满自信,“直到现在,也唯有爱心筹一家平台敢做这样的保证,这也正是源于我们对自己风控体系的信赖。”

严格审核,爱心筹首推双倍赔付机制

去年一段时间,网络上诈捐骗捐的报道集中爆发,把新出现的网上大病众筹平台推到了风口浪尖,引爆诈捐话题的平台默不作声,反而是稳健运营从无负面的爱心筹平台,在大众质疑中首先发声,提出了真实性审核的双倍赔付机制,为大病筹款行业树立新标杆。

据了解,在这个机制的中,爱心筹平台对出现“已审核”字样的项目,承担相应的审核责任如已审核项目后期经过验证后,被判定为不真实项目,爱心筹将该项目全部已筹资金全额退还给爱心人士,并另行赔付相同的已筹金额,作为资助备用金,用于后期的疾病专项资助,打款凭条将会在平台进行公示。

“爱心筹的风控部既是一个独立的部门,又有很多同事分布在其他各个部门,是爱心筹整个团队中规模最大的部门。”张喆琼表示,如果再算上遍布各地医院的专家智囊团成员和线下志愿者,爱心筹风控部可以说是“在全国范围内织了一张严格审核的网”。

也正是凭借着这些人的努力,确保了爱心筹真实求助和零负面的市场口碑。

 

入职培训,严格审核从头抓起

每一个新入职的员工,不论将来在什么岗位工作,入职的前半个月,什么也不干,就是学习‘大白本’和《慈善法》。张喆琼只有把这两块烂熟于胸,才能在以后更好的开展工作不犯错误。

《慈善法》众所周知,去年9月发布之后,对公益慈善做出了严格的界定,虽然爱心筹是一个个人自救平台,但也和慈善事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法律的学习自然尤为重要。而张喆琼所说的“大白本”,则是爱心筹内部自己总结的智慧结晶,从平台上线之初就开始积累完善,到现在已经成为一本70多页的手册。

其中大部分都是与项目审核相关的注意事项,从如何与用户沟通,电话沟通中需要了解的相关事项以及求助项目发起后,后续如何维护管理,一方面帮助病友更好筹款,一方面进一步确认项目真实性。

“每一个人经过两个周的培训后进行考试,考试合格才算正式入职。”张喆琼介绍,而且合格的标准也不是60分,而是至少要达到80分。“只有烂熟于胸,才能在工作中更好运用。”

除了入职的培训之外,每个月还有不间断的培训,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也会不断补充进去,集众人智慧让爱心筹的审核机制更加严格而友好。

技术+人工,打造严格风控体系

培训只是开始,风控是一个很系统的工作,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忽视,“这就像一个链条一样,有一个环节出现问题,所有的努力全部白费。”张喆琼说,为了做好风控确保每一个求助项目的真实性,爱心筹的风控部门分成了9个不同团队。

11的筹款顾问团队,第一个与病友接触,既辅导病友准备资料发起筹款,又负责最初步的审核工作,如病友的身份信息、患病状况、治疗进展和花费等,“求助人、收款人以及双方的关系等,只有这些信息确认无误才能顺利发起筹款并最终提现。”而在这之外,爱心筹志愿者团队,也会通过实地探望病友的活动,对患者情况进一步核实。

除了与病友直接接触的团队之外,还有很多对病友来说“隐形”的团队,譬如技术团队、医疗专家智囊团等,他们都在背后默默的为审核工作提供支持,更有爱心筹独有的大病花销相关数据库,包括各类大病的常见治疗用药过程数据、大病费用范围数据库、各地医保报销制度数据库等。

“数据库的应用,可以为大病花费提供参考,在病友发起求助时,帮助病友设定合理的筹款目标,既避免因为筹款额过高而受质疑,又能确保每一分爱心款被用到实处,杜绝超募现象。”

不同团队紧密配合,成就了爱心筹平台自运营以来零负面的传奇。

(救命钱到账后,病友感谢爱心筹筹款顾问)

 

 

实地探访,志愿者走进医院

除了爱心筹团队的工作人员和专家顾问团,爱心筹的严格审核还离不开一些“编外”人员,而他们,也是项目审核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作为一个个人自救平台,与传统慈善最大的区别就是病友发起求助后,需要通过自己的朋友圈进行转发扩散,从而获得好心人的帮助。”张喆琼说,随着求助信息转发扩散,最先看到的肯定是就是关系最亲近的亲戚、朋友、同学、同事、邻居等这些人无疑对病友的真实情况最了解,如果存在虚假,这就是一道很好的防火线。

在这一机制下,病友情况真实,亲朋好友可以帮“帮TA证实”,如果情况虚假,可以实名举报,“对于举报人质疑的内容,我们会第一时间和病友联系确认,直至取得双方都认可的结果。”

而爱心筹的志愿者团队,无疑是线下审核流程中的重中之重,“全国各大城市,都有我们的志愿者团队,每周都会有志愿者进医院探望病友的活动。”据张喆琼介绍,线下志愿者一方面为病友送去关怀和爱心,一方面又可以面对面的了解病友真实情况,补充线上审核的不足。

线上线下的完美结合,杜绝出现任何漏洞的可能性,最近一段时间以来,爱心筹又在全国各地重点医院附近,着力打造爱心筹厨房,以此为依托,打造爱心筹在当地的爱心服务站,将各地零散的志愿者活动、爱心服务纳入其中,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这群人就是爱心筹平台忙碌的筹款顾问

 

大病数据库,爱心筹独家拥有

自始至终深耕大病筹款领域,爱心筹搜集了数十万的求助案例,再加上专家顾问团的鼎力支持,爱心筹建立了自己独有的大病数据库,涵盖各类大病花费、治疗方案、全国各地的医保报销政策、全国医院的重点科室专家等多个方面,为日常审核和更好帮助病友带来而来巨大便利。

“患病后应该怎样治疗,需要花多少钱,很多病友尤其是新患病的病友根本一无所知,在他们发起求助时,我们可以根据数据库的指导,给病友更专业的建议,帮助病友更好治疗。”从爱心筹一线的筹款顾问口中得知,数据库的建立完善,为病友带来了更好更专业的服务,而这时其他平台所无法比拟的。

以心换心,是极致专业的服务,让爱心筹工作人员和病友建立了亲如一家人的关系,一些大病病友在筹款后的治疗过程中不幸离世,家人会第一时间和自己的11筹款顾问联系,每当这时候,筹款顾问都会建议病友家属将剩余的爱心款捐出去,帮助其他大病病友,让爱心继续传递下去。

“这样的捐款情况,在我们平台已经出现过很多例,也是爱心筹对履行自己责任的最好体现。”张喆琼说,每一分爱心款,从平台转给病友之后,爱心筹依然在履行自己的监管责任,而并非放任自流。

 

爱心筹及其前身“慢友帮”,稳健运营四年多,始终专注于大病领域,因为专注所以更了解大病病友的需求和难处,其实,病友筹钱就是与死神赛跑,筹钱的速度直接关乎病友的生命,而爱心筹凭借严格审核建立起来的良好口碑,无疑为平台上求助的病友做了最好的背书,也让好心人放下戒心,毫不犹豫的献出爱心,帮病友更快筹钱。

 

爱心筹不是最早的筹款平台,但可以说是最好和最专业的大病筹款平台,上线两年多来,帮助了数十万大病家庭,覆盖3亿爱心群体面对未来,爱心筹作为深耕大病筹款领域的专业平台,作为“互联网+公益”的典型代表,行业内还有很多事情等着爱心筹去引领去解决。

 

希望爱心筹坚持初心,越走越远,就像爱心筹创立之初说的那样,“实实在在为大病病友做点事,帮病友更快筹钱救命,让亲人减少压力和绝望。”


关键字:

相关文章